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儿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健康资讯>>

媒体评论:医改突破,何处着力?

发布者:寻医网小编发布时间:2014-03-13 点击量:0

?公立医院改革不管采取何种路径,有几个关键必须取得突破,才可能打破原医疗体制顽疾,真正取得成功和实效。

一是改变计划经济形成的医疗资源固定单位的格局,特别是医生和品牌优质资源更是高度集中在高端医疗机构,这是中国目前人们大病小病都涌向高级医院的根本原因,自然也是国家要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最应该关注的机制体制所在。因此,如果地方医改能够采取有效合理的措施,推动医生多点执业,促进医生在社区机构和大医院之间的合理流动,社区医疗队伍才可能真正形成,具有活力和可持续发展,从而真正从源头开始解决目前“上端拥挤、下端闲置”的扭曲现象,逐步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均衡。

二是要探索灵活的方式和有效的配套措施,解决地方公立医院的改革发展所需的资金流问题。资金来源,不外乎三个渠道:公共财政、服务收费、社会资本。公共财政的投入固然重要,但从大多数地方财政的现实状况看,这在短期内是相当有限的。提高总医疗服务收费的空间也不大,事实上,相对于国民的可支配收入,目前总医疗费用的压力已经非常大了。因此,发挥社会资源的作用应该是目前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最该重视的融资途径,潜力巨大,可持续性高。为此,如果政府引导得当,政策措施有效,不仅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也会相应减小对财政投入的压力,而居民就医也会因为医疗服务供应能力的提高而不那么难了。多方受益,何乐而不为呢?

现在很多地方的医改都是政府强力推动,这是好事,同时需要关注两个重要问题。一是要保证医改措施的可持续执行,不会随地方领导职务的更换变动,导致医改进程受到影响。二是各地对医改的理解和措施有所不同,很多地方措施的行政色彩还很强,如果应用不当,其结果有可能与政策初衷相悖。比如,药品流通制度改革的目的本应是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成本,而有些地方政府的不当干预已经在事实上促进了市场的地方垄断,而不是更有效的市场竞争,从短期和长期而言,这都非常不利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当然也有违社会发展的公平和经济效率的提高。因此,通过行政手段来推动地方医疗改革,一定要慎之又慎,要不断学习,坚持开放式的发展理念,尊重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着力避免不当、过度的行政干预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TAGS:
分享到: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杭州新闻网所有 版权所有(C)1999-2025 jiankang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4038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412006003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粤)字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6152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删除
广告招租QQ:806663339   广告招租电话:18795957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