鼾症

成人鼾症儿童鼾症呼吸暂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五官 > 鼾症 > 儿童鼾症>>

耳鼻喉专家提醒:儿童鼾症不容小觑

发布者:寻医网小编发布时间:2013-07-21 点击量:14

“看宝贝睡得多香啊,还在打呼噜呢!”很多年轻的爸爸妈妈在自己的孩子睡得很香时,往往会忽略了孩子睡觉打呼噜其实不是一件好事。健康的儿童是不打呼噜的,孩子打呼噜家长可要注意了,打呼噜也就是打鼾,这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表现。  

“儿子才3岁,可睡觉的时候,老听到他打呼噜,有时候会打得很响。是不是他白天太累了?”张女士向济南仁品耳鼻喉医院的专家咨询3岁小孩打呼噜对身体有害吗?  

你的小孩会这样吗?  

你的小孩睡觉时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家长就要注意了。  

1、在睡眠过程中出现明显的打呼噜、呼吸困难,如鼻翼翕动、肋间和胸骨上凹陷、张口呼吸、晨起头痛、口干舌燥等现象;儿童睡觉期间打呼噜,并可伴有张口呼吸症状。  

2、吸气时胸腹矛盾运动,夜间出汗,出汗仅局限于颈背部;  

3、夜间不愿盖被,呼吸停止、继而喘息;  

4、白天乏力、易打瞌睡,上课精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  

5、有生长停滞、心肺功能异常、全身性肌张力增高等。  

6、孩子常呈俯卧位睡姿,膝部屈曲至胸部,颈部过度伸展,头转向一侧。  

儿童打鼾,多发生在感冒症状严重或疲劳过度后,且鼾声不大。平稳、均匀,仅在仰卧时出现,侧卧时消失,则没有太大问题。如果鼾声时大时小,呼吸不均匀,严重时伴有呼吸暂停现象则为病态,医学上称作阻塞性睡眠憋气综合症。济南仁品耳鼻喉医院专家介绍引起儿童打鼾的原因较多,如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及扁桃体肥大、喉部和气管发生疾病等。  

儿童鼾症影响身体和智力发育  

据调查发现,2-6岁儿童睡眠中鼾症发生率为5.5%,伴有睡眠呼吸暂停发病率为0.19%,有0.6%儿童睡觉时张口呼气。这项研究可以代表我国儿童鼾症发生情况。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鼾症和呼吸暂停儿童中并不少见,应该引起父母的注意。  

儿童患有鼾症,睡眠时经常会因为呼吸不畅而多次憋醒,中断睡眠,这样减少了真正睡眠的时间。人体合成许多营养素是在睡眠中进行的,生长激素的分泌减少会让孩子的身高也受到影响。打鼾也可引起血液中的氧气含量下降,使身体处于缺氧状态,而大脑对缺氧很为敏感,患有鼾症的儿童大脑发育会很先受到影响。3到6岁是一个人智力形成和脑部发育的关键时期,打鼾会导致大脑缺氧,引起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问题。 一项针对打鼾对儿童学习成绩远期影响的研究中发现,学习成绩差的中学生中,有12.9%的人在2-6岁有打鼾病史,远远高出学习成绩好的中学生。  

另外,儿童在打鼾时由于鼻咽部阻塞、呼吸方式不正确,上下牙齿咬合不正常,久而久之,常常导致面部畸形发育,或者下牙外露,轻则引起暴牙,严重的还要进行手术。面部长出不合理赘肉,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增殖体面容,这不仅会影响到孩子的面容,还可能影响今后孩子的身心发育,影响今后的择业和择偶。  

打鼾是由先天性扁桃体肥大或者呼吸道感染所致。前者无法预防,后者就是要避免呼吸道感染严重。济南仁品耳鼻喉专家建议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打鼾症状持续半年左右就要及时到医院就诊,经过睡眠检测身体检查后采取手术治疗,切不可掉以轻心。  

治疗误区一:药物可以治疗打呼噜  

我们往往习惯于生病吃药,因此有些人认为通过用药同样可以治疗儿童鼾症。但实际上到目前为止,药物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的效果十分有限。迄今为止,在国际范围内尚没有一个公认的药物可以用来治疗儿童鼾症。市场上一些用于鼻腔的药物虽然可以减轻鼾声,但效果很有限,且有一定的副作用,不但不能彻底治愈儿童鼾症还会给孩子埋下隐患。  

误区二:儿童鼾症会不治而愈  

扁桃体炎和儿童腺样体肥大会引起儿童鼾症,有些家长会认为孩子长大后腺样体会自然脱落,到时候孩子就自然不会打呼噜了。儿童鼾症若不及时治疗,很终会引发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等很终会引发耳鼻喉方面的并发症。  

“三镜合璧”,让你的孩子远离困扰  

儿童打鼾的治疗,笔者推荐济南仁品耳鼻喉医院。济南仁品耳鼻喉医院汇集了一批临床经验丰富、医术精湛的知名耳鼻喉专家,运用世界高新科学技术手段,专业治疗各类耳鼻喉科疾病,并且特设儿童专科,根据儿童年龄和病症的不同,采用分型分龄体系,找准病因。  

怎样预防儿童鼾症呢?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保障儿童正常作息时间的规律性,减少夜间和睡前的剧烈活动。  

2、营养方面要保持均衡,防止因营养过剩而出现肥胖。家长应限制儿童摄取过多的糖和咖啡因,喜欢喝可乐的习惯对儿童健康没有好处。  

3、引导孩子多做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减少各种急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避免炎症引起的上呼吸道阻塞。                                  

温馨提示:由于很多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不够全面,发病早期不重视,导致病情加重,给治疗增加难度,患者也将会受到更多的痛苦。所以,任何疾病都应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TAGS:
分享到: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杭州新闻网所有 版权所有(C)1999-2025 jiankang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4038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412006003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粤)字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6152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删除
广告招租QQ:806663339   广告招租电话:18795957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