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5日,“2013年中国家庭幸福感热点问题调查”结果在北京发布,调查结果显示超过2/3的被调查居民家庭幸福感指数较高。其中体制内人员幸福感最高,外来务工者最低。国人越发重视“大健康指数”,健康成为家庭幸福感的首要决定因素。
调查发现,影响家庭幸福感的八大关键性因素分别为:健康、收入、教育、人际关系、安全感、沟通与交流、与周围家庭对比、性和谐。对照前两年的调查结果,健康已连续三年排名影响家庭幸福感因素的首位。在家庭发展和家庭服务的诉求中,调查显示,“社区医疗”排在第一位,其后依次为“健康知识指导”、“文化生活”、“老人赡养和护理”、“就业”、“亲子关系、家庭教育咨询”等方面的需求。
健康状况越好的人,家庭幸福感越强。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健康与家庭幸福感均呈相关关系,其中心理健康对家庭幸福感的影响最大,社会适应健康次之,而生理健康对家庭幸福感的影响相对较小。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郭静认为,当人们普遍拥有较好的生理健康状况时,就会将目光转向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此时生理健康对幸福感的边际效用降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对家庭幸福感的影响更为显著。
“体制内人员”幸福感最高 外来务工者最低
有无工作意味着有无基本的经济保障,这是影响幸福感的关键因素之一。调查显示,没有工作的群体家庭幸福感最低,无工作压力的退休人员和在校学生幸福感最高;而不同的职业类型因其连带的收入、声望、压力等,也影响着不同群体的家庭幸福感体验。
从职业性质来看,幸福感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体制内人员(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体制外人员(外企、私企、个体工商户)、农民、外来务工者,分别为6.32分、6.20分、6.13分、6.09分。
仅半数农民工愿长期居留目前所在城市
约有一半左右的外来务工者明确表示计划长期居留目前所在城市。比如,北京的外来务工人员计划长期居留的比例为50.93%,将来打算离开的比例为28.78%,另外还有20.29%的外来务工人员还在“去留”之间徘徊。
77.7%的外来务工人员坦陈,自己与本地人之间存在差异,其中最普遍的差异来自住房。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面临着“返回老家”与“立足本地”的双重困境,98.4%和97.1%的被调查者认为经济及就业压力和没有住房是最大困扰。
自2011年以来 城市家庭幸福感首次超过农村家庭
在2011年和2012年的调查中,农村家庭的幸福感均高于城镇家庭。而2013年调查数据显示,城乡家庭幸福感差异发生了逆转
相关文章
杭州新闻网所有 版权所有(C)1999-2025 jiankang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4038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412006003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粤)字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6152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删除
广告招租QQ:806663339 广告招租电话:18795957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