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

腰肌劳损软组织损伤腰间盘突出骨刺拇外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骨科 > 腰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的原因

发布者:寻医网小编发布时间:2013-08-20 点击量: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目前有很多上班族都有腰椎间盘突出的现象。那么,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腰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腰间盘存在于腰椎的各个椎体之间,为腰椎关节的组成部分,对腰椎椎体起着支撑、连接和缓冲的作用,它的形状象个压扁的算盘珠,由髓核、软骨板、纤维环三部分组成。当由于外伤、退变等原因造成纤维环后凸或断裂,髓核脱出,就称为腰间盘突出。由于脊髓由间盘的后方经过,当突出的间盘压迫脊神经或马尾神经引起腰腿痛或大小便失禁、甚至引起瘫痪时,就称为腰间盘突出症。

  一、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椎间盘缺乏血液供给,修复能量较弱,日常生活中椎间盘受到各方面的挤压,牵拉和扭转作用,易使椎间盘髓核、纤维环、软骨板逐渐老化,导致纤维环易于破裂,而致椎间盘突出。

  二、长期震动:汽车和拖拉机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长期处于坐位及颠簸状态时,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过大,可导致椎间盘退变和突出。同时震动亦影响椎间盘营养,对微血管的影响均可加速椎间盘突出。

  三、过度负荷:当腰部负荷过重,长期从事弯腰工作,如:煤矿工人或建筑工人,需长期弯腰取重物,腰椎间盘负重超过100千帕/平方厘米以上时,即导致椎间盘纤维环破裂。

  四、外伤:由于腰椎排列呈生理前凸,椎间盘前厚后薄,当患者在腰部损伤、跌伤、闪腰等时,椎间盘髓核向后移动,而致椎间盘向后突出。

  五、腰穿:早在1935年就有发现腰穿后椎间隙变窄及椎间盘突出的报道。

  六、其它:年龄,椎间盘突出的发病率20-40岁占64.46%,40岁以上的占34.92%,平均年龄为40.8岁。身高,超过正常平均高度的男女。遗传,这也是病因学的考虑方面。妊娠,妊娠期间整个韧带系统处于松弛状态,后纵韧带在松弛退变的基础上易患椎间盘膨出,多次妊娠发病率增高。吸烟,吸烟对血流的改变多有报道。糖尿病,常致动脉硬化加剧,易引起血循环障碍。

  七、日常因素:腹压增高,如剧烈咳嗽、便秘时用力排便等。腰姿不当,当腰部处于屈曲位时,如突然加以旋转则易诱发髓核突出。突然负重,在未有充分准备时,突然使腰部负荷增加,易引起髓核突出。腰部外伤,急性外伤时可波及纤维环、软骨板等结构,而促使已退变的髓核突出。职业因素,如汽车驾驶员长期处于坐位和颠簸状态,易诱发椎间盘突出。

  八、社会因素:腰椎间盘突出的原因跟职业也有牵连,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见于各行业的人,经常从事弯腰劳动,驾驶员的腰部颠簸和右侧手足劳累重,皆易导致腰椎间盘受损。腰椎间盘突出的原因是什么,一般认为从事重体力劳动者椎间盘退变重。但是,脑力劳动者的发病率也并不很低,这可能与脑力劳动者长期处于坐位和活动量相对少有一定关系。

  九、重体力劳动者、经常肩扛背托重物者,某些运动员如举重、体操、摔跤及其它剧烈运动,都很容易损伤腰椎,加重腰椎的劳损及退变,这就不难理解,有不少专业运动员和体力劳动者,到了中老年以后,易于出现腰腿痛。据统计,在临床上大约有很多腰腿痛人可以回忆起有过腰部的外伤史。青少年时代的腰椎外伤,也是中年以后发生腰腿痛的重要外因。

  十、很多年轻人患病多是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造成的,不良的坐姿、站姿以及长期弯腰或重体力劳动都是发病原因。突出的椎间盘压迫到神经,就有了发麻、发胀、四肢无力,疼痛的症状。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来说,是否能进行体育运动,要视患者的病情才能够决定。一般来说,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期,一定要卧硬板床休息,并适当采取的治疗,绝对禁止进行体育运动。

  十一、外力的作用: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的轻微损害日积月累地作用于腰椎间盘加重了退变的程度。

  十二、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的弱点:椎间盘在成人之后逐渐缺乏血液循环修复能力差在上述因素作用的基础上某种可导致椎间盘所承受压力突然升高的诱发因素就可能使弹性较差的髓核穿过已变得不太坚韧的纤维环从而造成髓核突出。

  十三、受寒与受湿寒冷或潮湿可引起小血管收缩肌肉痉挛使椎间盘的压力增加也可能造成退变的椎间盘担裂外在因素为负重过大或快速弯腰侧屈旋转形成纤维环破裂或腰部外伤日常生活工作姿势不当也可发生腰椎间盘突出。

  青春期后人体各种组织即出现退行性变,其中椎间盘的变化发生较早,主要变化是髓核脱水,脱水后椎间盘失去其正常的弹性和张力,在此基础上由于较重的外伤或多次反复的不明显损伤,造成纤维环软弱或破裂,髓核即由该处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guke/yztc/

TAGS:
分享到:

杭州新闻网所有 版权所有(C)1999-2025 jiankang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4038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412006003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粤)字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6152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删除
广告招租QQ:806663339   广告招租电话:18795957243